Navigation
《盛卷》目錄
公告
 

【見聞&人情】由《吉檀迦利》簡析泰戈爾的思想和才能

文:Amys Fan / NACT 品管部文管

 

  羅賓德拉納特.泰戈爾(Rabindranath tagore 1867—1941)出生於印度孟加拉邦加爾各答市一個既傳統又開明的大家庭,其一生創作豐富,作為馳名世界的著名詩人、作家、藝術家和社會現行家。

  他首先是一位詩人。1913年,泰戈爾憑借自己的英譯本《吉檀迦利》成為亞洲第一位獲得諾貝爾文學獎的人。他不僅是印度的文豪,也是享譽世界文壇的大詩人。被印度和孟加拉人譽為「詩祖」和「詩聖」。他的作品被譯為多種文字,豐富了世界文學寶庫,深受各國讀者的喜愛。在當時的社會背景下及東西方的諸多差異下,泰戈爾為何被西方學者認可並成為獲得亞洲第一位諾貝爾文學獎的人?「西方人研究泰戈爾一般從優勝民族的立場出發,懷著獵奇、嘗新的心態欣賞他的英譯詩作」這些譯成英文的作品比如《吉檀迦利》以散文詩和自由體的形式,「內容上側重於歌詠愛情、生命、自然、兒童的天真純潔,這也是泰戈爾人格中慈眉善目、風光霽月的一面……」下面以《吉檀迦利》為例展現泰戈爾的思想與才能。

  泰戈爾的代表作《 吉檀迦利:獻歌》(Gitanjali:song offering)簡稱《吉檀迦利,享譽世界,其中收詩103首,其中50餘首譯自孟加拉文詩集《吉檀迦利》其餘譯自《祭品集》(《奉獻集》Noibedye,1910)、《獻技集》(Utsnorgo,1903)、《懷念集》(《回憶集》Shmoron 1903)、《兒童集》(Shishua,1903)、《渡口集》(Kheya,1906)、《歌之花環集》(Ghitimalyo,1908年創作 1914年發表)等。這本詩集的孟加拉文出版於1910年,原著是有韻的格律詩。1912年泰戈爾自己將它翻譯成英文在倫敦出版。為準確表達原著的神韻,《吉檀迦利》的英文特地採用了散文詩的形式。他拋棄原文的格律把詩譯為散文,卻保留了詩的「情韻」。次年,泰戈爾榮獲諾貝爾文學獎,確定其主要成就的依據就是 《吉檀迦利》。聰明的泰戈爾在翻譯《吉檀迦利》的時候,由畫家羅生斯坦爵士和詩人葉芝的大力推薦,很快風靡英倫三島。《吉檀迦利》的風格:追求梵我同一、神人合一,給人以無窮啟發。從此作品的內涵來看,泰戈爾不僅讚美自然和神,也歌頌愛情和人生,同時也不放棄自己肩負的社會歷史使命。「泰戈爾作為一個永遠在有限的世界裡追求無限的泛神論者,他的確創造了一些幽隱、朦朧等帶有神秘意味的詩歌,抒發了泛神主義情懷,但他作為一個經受過西方近代文化濡染的民族主義者,他的創作中所表現的重大社會主題是決不遜色於同一時代作家的。
 

A 、思想

  潛藏於詩人深層意識之中,追求光明的渴望和強烈的愛國激情在作品中表現的淋漓盡致,獻詩《吉檀迦利》中,他給自己的祖國描繪一個理想的未來,並大聲疾呼:「我的父啊,讓我的國家覺醒起來吧。」(《吉檀迦利》35)」, 表達自己酷愛祖國的心情。也是他「愛世」、「用世」思想的真實體現。
 

B、 語言

  「詩歌是語言組成的,語言一方面是有意境的,一方面又是有音調的,意境形成繪畫,而音調形成歌唱」。在用詞上,泰戈爾曾做過解析,「在孟加拉的文學裡,有的詞無法入詩,有的則能入詩,孟加拉詩歌用詞是不同於西方詩歌的用詞的」。 泰戈爾認為詩人的偉大之處就在於每一個詩人都有自己獨特的語言載體。我認為我的精力已竭,旅程已終——前路已絕,儲糧已盡,退隱在靜默鴻晨中的時間已經到來。但是我發現你的意志在我身上不知有終點。舊的言語剛在舌尖上死去,新的音樂又從心上迸來;舊撤方迷,新的田野又在面前奇妙的展開。(《吉檀迦利》37)詩人用如此獨特的語言創造出一種奇特的意境,耐人尋味。又如:你的手鐲真是美麗,鑲著星辰,精巧的鑲著五光十色的珠寶(《吉檀迦利》53)。精美的比喻,高超的語言運用躍然紙上。
 

C、自然觀

  泰戈爾的自然觀基本上是科學的,他認為世界是真實的而非幻空,這與傳統的「摩耶論」是相矛盾的,此處也表現了泰戈爾思想的矛盾性.在詩人筆下世界是一個物質世界,自然充滿了生機,在這個世界裡充滿神靈與愛意,充滿生機和人性。將自然界事物人格化,賦予人性和現代氣息。例如《吉檀迦利》:林野住了歌聲,家家閉戶……  78:當鴻蒙初辟,繁星第一次射出燦爛的光輝……「光鏈裡彷彿斷了一環,一顆星星走失了。」 83:……星星把光明做成足鐲,來裝扮你的雙足……。
 

D、真理觀

  印度人遁世思想嚴重,一心求得解脫。這種思想在泰戈爾身上也是存在的,儘管他承認世界是真實的。泰戈爾對真理的理解並非一成不變的,而是在不同場合、不同語境中不斷變化的。他的所謂真理有理想、真實、事實、理性、正確、規律、正義等含義。《吉檀迦利》57  光明,我的光明吻著眼目的光明,甜沁心腑的光明!……蝴蝶在光明海上展開翅帆。百合與茉莉在光波的浪花上翻湧……此處光明的理想可以理解為尋求的真理。
 

E、美

  印度與西方的合壁是泰戈爾美學思想的一大特徵,這個特徵在他的詩歌創作中表現得十分突出,作為一位深受民族文化燻陶的詩人,他生長在英屬殖民地時代,面對洶湧而來的西方文化,他是有選取的攝取,在這種世界潮流中,詩人也表現出無奈和悲傷,但正是在這種無奈的大勢所趨中詩人才得以漸漸地走向世界,「接受西方文化,接受西方文學和美學,並將其與印度文化、文學、美學融為一體。」

  泰戈爾獲得諾貝爾文學獎後不久(1915年),寫了一首題為《莎士比亞》的詩,他寫這首讚美莎翁的詩歌,說明他不但為西方所接受,他也接受了西方。「因為我們無論如何都無法認為,泰戈爾所接受的僅僅是一位莎士比亞,而不是整個西方文學。」

  「在詩文創作中,泰戈爾對西方藝術借鑒不但大膽,而且頗為成功。散文詩便是典型的例子。泰戈爾在進行英文版《吉檀迦利》翻譯時,將孟加拉語韻文譯成無韻的英語散文。譯文被認為是一種詩,極受稱讚。愛玆拉·龐得說:『他的形式如十四行詩那麼優美,富有纖細而又強烈的音樂感』。這一成功,促使詩人產生這樣一個問題:不保留詩的格律那種明顯的抑揚頓挫,可否賦予孟加拉語散文以詩的韻味。」 在泰戈爾的詩歌中,除了表述他的宗教觀外,對廣大讀者來講,影響最大、印象最深的是他的宗教的神秘美。如:《歌之花環集》第102首詩是泰戈爾描繪美的最雋永的一首詩:

  啊,美,
  朝夕與你在一起

  我的心靈榮幸
  我的肢體仁慈,

  啊,美。

  你的光照下我的

  眼睛動情的睜開,
  我的心空緩緩吹過
  芳香的微

  哦,美。
  你五彩的摩挲
  染紅我的靈魂,
  你團聚的甘露
  儲滿了我的心。
  在你的暖懷中,
  讓我的生命常新,
  從今世到來世,
  啊,美!
  此詩中美是明確的,但又無法用明確的邏輯語言來複述,這就是詩人詩歌語言的獨特和微妙之處。
 

F、愛

 泰戈爾認為世界的本質是愛,「愛不單是感情,愛是潛伏於一切創造的根底的歡喜,愛是從梵而流露出的純意識之白光」。在泰戈爾看來女性的本質就是愛;詩人在作品中創造一個沒有罪惡,沒有爭鬥,沒有欺詐的歡樂、純真、溫柔、美好的世界。其詩作中蘊含的對自然的愛戀,所追求的自然之美與精神之戀相融合的境界,這就是泰戈爾對「愛」的讚美。泰戈爾依照和諧原則,繪製了一幅大團結的藍圖,《獻歌集》第106首,在對印度曆史回顧後,他寫道:

  這兒曾響徹經久不息的神聖的梵音,「一體」的經咒在心弦上鏗鏘地共鳴。
  修道士以「一體」的祭火焚燒「龐雜」的犧牲忘卻差異,喚醒
一顆博大的心靈。
  那苦修祈禱的廟宇,如今山門已經開啟,所有的香客垂首祈望。
  心心相印——在這位印度巨人的海濱。

  ……

  來吧,雅利安人,非雅利安人,穆斯林,印度教徒!

  來吧,英國人!
  來吧,基督教徒!
  來吧,婆羅門,淨化你的心,
  把所有的人手握住!
  來吧,墮落者,卸卻廉恥的重負!
  趕來參加母親的灌頂大禮,兩手接觸的聖水。
  尚未斟滿吉利的祭典的器皿,在這印度巨人的海濱。

  「在這首氣魄巨集大的詩歌裡,泰戈爾的種族觀、宗教觀、階級觀都充分體現在和諧和同一之中。泰戈爾寫過許多反對禁慾,呼喚珍惜人生。在歌頌人生歡樂時,又不忘樂中有苦,苦中有樂,強調節制,只有這樣才能察看和諧之美」。

 
 

[回上層目錄]

除商業用途,歡迎轉載。
轉載時請勿更改、刪減、或增加任何文字;並請註明出處。
以上文字或圖片若有侵害到任何人的權益,請來信至
dcc@act-ioi.com.tw


Updated on 三月 31, 2009 by Lee I Irene (Version 8)


Attachments (3)

n_amys05.jpg - on 三月 31, 2009 by Lee I Irene (Version 1)

n_amys04.jpg - on 三月 31, 2009 by Lee I Irene (Version 1)

n_amys03.jpg - on 三月 31, 2009 by Lee I Irene (Version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