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麼是概念?

  是思考的結果?

  是創意的啟發?

  還是金錢的來源?


  這問題一直沒有一個確切的定義可以解釋,因為概念是抽象的,是一般的想法,是普遍的觀念。概念的出現,自古以來沒有人能夠說明為什麼,因為它總是忽然的蹦出腦袋,又再不注意時消失殆盡。許多的概念都在不留心下浪費掉,只要好好應用,仔細思維,就能將抽象的概念具體化,更能藉由此獲取可觀的收益。

  根據維基百科中定義:「概念是人類對一個複雜的過程或事物的理解。從哲學的觀念來說概念是思維的基本單位。在日常用語中人們往往將概念與一個詞或一個名詞(術語)同等對待。」由此可知,概念並非憑空想像出來的,而是在日常生活中接收到的資訊,在腦中不斷激盪下所產生出來的產物。當一個問題產生的時候,為了解決這個問題,人類就會在腦中利用以往所學習過的知識及經驗,不斷的激發解決之道,然後在不經意的時候,呈現在腦海中。

  當有概念產生時,即時的紀錄腦海中的概念,是非常重要的,根據麻省理工學院(MIT)的「人類記憶與學習基礎理論(Foundations of Human Memory and Learning)」課程講義中指出,人類的記憶主要可以依照記憶時間的長短分為三種,分別為「瞬間記憶」、「短期記憶」及「長期記憶」。

  瞬間記憶來自視覺、聽覺等感官訊息,所以又稱為「感覺記憶」,這些訊息會先送入大腦皮質中一個叫「聯合域」的地方,然後大約會在大腦中儲存約1秒後逐漸被大腦遺忘。

  瞬間記憶很多,不能完全儲存,因此會漸漸被排擠出來,很快就忘記了。如果需要記憶的訊息,會儲存在大腦邊緣系統叫「海馬體」的地方。在海馬體裡,訊息會儲存數分鐘,叫做「短暫記憶」。能從瞬間記憶轉變成為短暫記憶的只是其中少數。

  而長久記憶顧名思義,則是經過長時間都不會忘記的記憶就叫做「長久記憶」,但就算是長久記憶,不需要記住的還是會漸漸丟失。被反覆記憶的訊息經過長期儲存,才能成為長久記憶。

  許多的概念,都屬於第一種瞬間記憶,若是不能把握,很快的就會遺忘掉,所以當概念一出現時,就需要快點將這概念記錄下來,之後慢慢的思考,將其轉存為短期記憶或是長期記憶。

  若經由思考之後,覺得此概念可行,就可以進行到下一階段「評估市場」,看是否能將此概念是否有市場,如果沒有,那麼在好的概念也沒有意義,有了市場之後,則需要進一步反覆思考能不能有更好的設計,不同的設計可否達成一樣的效果,甚至更好的效果。

  有了較為具體的概念之後,就要進行「專利搜尋」的動作,看是否已經有人提出過此種概念,避免日後投資下去之後才發現技術早就已經被別人專利保護了,或是別人已經做到不想做了,到時候就得不償失。經過反覆的思考,做好前期的準備之後,評估產品的生命週期,若是此產品只是曇花一現,那麼就可以直接進行開發販售,但倘若此產品的生命週期夠長,則可以申請專利保護,一方面保護自己辛苦開發的成果,另一方面更可以避免後進直接抄襲。

  因此,若是有了概念之後,大致可遵循下列步驟評估:

一、概念可行性為何?
二、會不會有市場?
三、能不能想出更好的設計、不同的設計?
四、有沒有人已經申請專利?
五、會有市場嗎?市場有多大?如何進入市場?
六、能有更好的設計嗎?
七、產品升命週期夠長嗎?
八、是否要提出申請專利?

  反覆的思考,可以激盪出更佳的解答,事前的充分準備,雖然過程比較繁瑣,但可以替後續的成功帶來莫大的助益。充分的將概念具體化,並且將概念申請專利,最後在投入生產實做,不僅可以避免風險,更可以避免辛苦研發的成果被盜用,審慎評估思考,做好先前的準備工作,善用專利策略保護,即可帶來日後豐盛的果實。
 

 

回上層目錄

除商業用途,歡迎轉載。
轉載時請勿更改、刪減、或增加任何文字;並請註明出處。
以上文字或圖片若有侵害到任何人的權益,請來信至dcc@act-ioi.com.t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