模具心得 Kengel Fu付國華/CACT/製造部塑膠模具維修工程 |
隨著塑膠產品的廣泛應用,塑膠模具也在根據市場需求不斷的擴大。塑膠模具在生產過程中,提高模具壽命是一個複雜的綜合性問題,所有塑膠模具製造和成形工藝,在很大程度上取決於模具的精度和品質,這些都由模具的技術水平來決定。模具技術反映在模具設計和製造上,而模具壽命除了與上面兩個環節有關外,還與生產使用環節和模具維護保養息息相關。 科技不斷的創新,在各個領域應用而生。正是在高科技的推動下,我們的模具也隨之變化革新。首先體現出來的是模具設計,從原始的手工繪圖到後來的計算機繪圖,從最初的dos軟件到今天的AutoCAD、Pro/E、Ug、Mastercam、Solidworks、CAE等等一套套先進的高科技軟件應用而生。再則是製造設備的機械化,記得1998年剛學模具的時候還經常見到師傅們用手工去銼模具,一些零件都是用銑床手工加工,而如今像高速機床這樣的「洋玩意」到處可見。 社會上流傳一句這樣的話:搞技術的吃也吃不飽,餓也餓不死。這句話的意思是說有技術的人想大富大貴是很難的,但是也不會日子過的很拮据。 在模具這行摸滾帶爬不知不覺已經有七年了,沒有什麼作為,想改行感覺有些難捨難分,好像跟模具有緣份似的。曾經有位領導這樣告誡我們,對待模具你們要向對待自己的老婆一樣去呵護輿關懷,模具才不會去經常給你製造「麻煩」。可能是我按照這句話的緣故,到現在差不多三十「高齡」至今未娶。但是經過我處理過的模具還是很聽話的,就像現在我們公司的模具一樣,剛進來時真的嚇人,看不到有一套滿意的模具,經過一段時間細心.用心.耐心的呵護關懷,如今隨便去瞭解一套模具都是在滿穴生產。的確,做什麼事如果都用心.細心.耐心去對待,沒有什麼不可以的。就像體育名人李寧講的:一切皆有可能。 雖然我選擇的道路充滿機遇,也有辛酸與絕望。失敗的同伴數不勝數,疊在一起,比埃及金字塔還高。然而,我不會像他們一樣失敗,因為我手中持有航海圖,可以領我越過洶湧的大海,抵達夢中的彼岸。失敗不再是我奮鬥的代價。它和痛苦都將從我的生命中消失。失敗和我,就像水火一樣,互不相容。我不再像過去一樣接受它們。我要在智慧的指引下,走出失敗的陰影,步入富足、健康、快樂的生活,這些都超出了我以往的夢想。我要是能長生不老,就可以學到一切,但我不能永生,所以,在有限的人生?,除了學會技能,我還必須學會忍耐的藝術,因為大自然的行為一向是從容不迫的。 每次下班回到家?打開電腦,點擊常用到的繪圖軟件AutoCAD,?面那些常用到的命令新制(new)、複製(copy)、偏移(offset)、圖層操作(layer)、倒角(chamfer)、倒圓角(fillet)等等,又要開始跟炒剩飯一樣,炒了一遍又要炒一遍,熟了不能再熟了。其實誰願意這麼辛苦呢?沒有辦法啊!現在這個社會你不進步,就會變成挨打的對象了,尤其是我有了自己的航海圖,更加需要付出輿犧牲。但是每次用到這些命令時,我會連想到其實我們的模具也經常用到這些命令的,只不過性質變了而已。萬變不離其宗,這句話講的經典。雖然性質不一樣其含義還是相同的,不相信我隨便舉幾個列子。 新制(new)
在塑膠行業,每個個有實力的企業必須配備自己的模具部門,ACT也不列外。有了模具部新制(new)模具是必不可缺的。公司自2000年成立以來,目前已經生產好幾百套精密的塑膠模具了,有外面的協力廠商為我們新制的,也有從台灣總公司「飛」過來的,當然最理想還是我們模具部自己新制的。客戶是上帝,沒有客戶我們都要去喝西北風,但有了客戶對我們的信任,就要造出一流的模具,產出一流的產品給我們的上帝--客戶。全員參與,一次做對,客戶滿意,這就是公司的品質政策。質量的保證還遠遠不能滿足客戶的要求。商場如戰場,如果我們僅僅靠的是質量但在速度上輸給其他公司還是會戰敗的。所以我們必須在打贏質量的同時還要戰勝速度。誰先在市場推出自己的產品誰就可能就是勝者,王者。競爭是很殘酷的,客戶給我們一套新產品開發,如果我們不能在短時間內完成交給客戶滿意的產品,而我們的敵人(同行)卻做到了。那我們將可能會失去市場,失去我們的上帝,甚至失去我們的工作。公司今年四月份在林先生的帶領下,組建了一支專業的年輕的富有活力的模具製造隊伍,有了這支技術精湛的隊伍作基礎,公司在完成雄圖霸業指日可待。
由於生產訂單增加,原來的一套模具已經無法滿足客戶的需求,經過評估後。在原來模具保存的情況下根據舊模複製增加一套新模具,什麼都一樣。當然在複製的基礎上,我們還是要做到精益求精的,原來舊的模具還有哪些缺陷輿不足,通過這次模具複製可以一一改善。節約成本是我們共同的利益,要求模具達到最佳狀況,而且用廉價的資金就能夠完成了,這就是技術。商場的競爭更是瞬息萬變的,停留現狀必導致落伍,靈活的謀略決策決定企業的生存和發展。
一套模具圖?面有上百個尺寸和線條標注,怎樣去把他們合理的區分?這就要用到圖層操作比較理想了,經過圖層合理的有效的標示,顏色,線條大小,尺寸標註,有條不紊,一目瞭然。既然模具圖有這麼清楚的標注,模具零件也同樣必不可缺。為了有效的區分一套模具?面上百個零件,設計工程師把零件分為五大類:前模,後模,滑塊,頂針,輔助零件。前模翻譯為front
model所以我們取前面f為零件標識代碼,如f001-f019等。後模.滑塊.頂針.輔助零件都類同一樣,依次為M,S,E,D。剛開始來到ACT的時候,打開模具零件櫃一看下了一跳,這是什麼東西嗎!即沒有模具名稱標識,也沒有零件標識,想要更還一件零件東翻西找連個像樣的都沒有見到,嚴重的影響和降低了工作效率。怎麼辦呢?一切從頭開始唄。談何容易?不可能全部把這些「三無人員」丟掉吧,那可是公司價值上萬元的財富喲。唯一的辦法就是找出參照圖紙,根據圖紙裡面的零件一一核對他們的尺寸,公差,版本等等,心裡嘀咕:這麼多何年罵月才能完成啊!根據多年的經驗很快找到了方法,當確定完善後每個零件都做標記註明它們的「身份」。 最後,我會發現自己有了應付一些情況的辦法。不久,這些辦法就能運用自如。因為,任何方法,只要多經歷,就會變得簡單易行。經過多次重複,一種看似複雜的行為就變得輕而易舉,實行起來,就會有無限的樂趣,有了樂趣,出於人之天性,我就更樂意常去實行。於是,一種好的習慣便誕生了,習慣成為自然。既是一種好的習慣,也就是我的意願。事實上,每天在一些新習慣上花費少許時間,相對於可能獲得的快樂與成功而言,只是微不足道的代價。很顯然,後續在整理零件的時候即暢順又快捷。大大的提高了工作了效率,避免了一些由於標識不詳細而造成模具異常的不必要現象。 |
[回上層目錄]
除商業用途,歡迎轉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