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莫聽穿林打葉聲,何妨吟嘯且徐行。
竹杖芒鞋輕勝馬,誰怕?一簑煙雨任平生。 料峭春寒吹酒醒,微冷,山頭斜照卻相迎。 回首向來蕭瑟處,歸去,也無風雨也無晴。 --《定風波》宋•蘇軾 背景:寫這闋詞的時候,正是蘇東坡得罪當道,被貶謫到黃州的第三年。 人生有時會因為外在環境的不如意,或因為生命本身所受到的限制與不確定性,而產生了挫折與悲傷感。而此闕詞正表現出對面對這種困頓所產生多面且深刻的體認。「定風波」展現面對人生困頓的三種層境,亦即面對挫折所產生的三種生命態度。 第一境界:「莫聽穿林打葉聲,何妨吟嘯且徐行。竹杖芒鞋輕勝馬,誰怕?一簑煙雨任平生。」 人一生下來,就具有本身對生命的靭性。對於外在的風雨打擊,還是得獨自面對,無人可以倚賴。既然如此,不如坦然的面對,放慢腳步,放棄外力的借助,發揮自我的潛能來面對人生種種的挫折。 第二境境:「料峭春寒吹酒醒,微冷,山頭斜照卻相迎。」 第二境的力量來自於個人,顯得有點悲壯!但個人的力量終究是有限的,於是在自我以外的大自然中去尋找撫慰。大自然無所不在,無時無刻的不在人們身旁,只要願意用心去感受,就能在大自然中得到心靈上的慰藉。 第三境界:「回首向來蕭瑟處,歸去,也無風雨也無晴。」 人生的挫折來自於期望的落空,對自己、對別人、對任何事物抱以期待,希望凡事都能夠達到自我預期的結果。但是,人生事十之八九不如意,一旦希望落空,便會使人感到失望與傷痛。此層境界意指生命的成長在於對人生的體悟。要知道,人生是不可期待的,我們無法為自己或任人做預設的結果。了解這層的道理之後,對於事情發展的結果如何都需坦然的面對與接受,不管外在的世界是風、是雨還是陽光普照,我依然是我,不會受到任何事物的干擾。 詞意中的「誰怕」,「微冷」,「歸去」,說明了蘇軾當時的思緒起伏。雖然表露了他被貶到黃州時的餘悸與不平以及多多少少的無奈和感慨,最後他領悟到了「也無風雨也無晴」的人生最高境界及表現出「心中的澄澈寧靜」。在逆境中不為所苦、灑脫豁達而不羈,此境界令人覺得空靈自在,這正是我個人欣賞之所在。 2007/08/26 |
[回上層目錄]
除商業用途,歡迎轉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