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經常可以看到ACT圖面上出現這樣的符號:
相信對於大家來說並不陌生,下面就這些符號用在連接器的含義、測量方法及一些注意事項(或者說細節)講解一下,希望對大家有用。 1. 平面度: 特徵符合為 ,屬於形狀公差 。公差帶是距離為公差值t的兩平行平面之間的區域。被測表面必須位於距離為公差值0.08的兩平行平面內。平面度公差是限制實際面對理想平面變動的一項指標。
(圖3) 它表示端子的平整度為0.1,即11pin端子(被測表面為端子的焊接面)必須位於距離為公差值0.1mm的兩平行平面內。測量時取11pin端子中最高點與最低點的距離即得出該平整度。 其實平面度本身不需要基準,像上圖的標法是錯誤的。 2. 位置度: 特徵符合為 ,位置度公差是各關聯被測要素相互之間或它們相對一個或多個基準位置的允許變動量。位置度公差是用理論正確尺寸和位置度公差帶限定各實際要素相互之間和(或)它們相對一個或多個基準的位置的。位置度公差帶相對於理想被測要素的位置對稱分佈。 在連接器行業中我們多稱其為正位度。 位置度公差的類型如下: 2.1 點的位置度: 點的位置度公差是以圓心或球心作為被測要素,一般均要求在任意方向上加以控制。如在二維空間控制,公差帶為一個圓( Øt),在三維空間控制,則公差帶為一個球(S Øt)。 2.2 線的位置度: 線的位置度公差可以在一個方向上,兩個互相垂直的方向上以及任意方向上加以控制。 公差帶定義:公差帶是距離為公差值t,且以線的理想位置為中心線對稱配置的兩平行直線之間的區域。中心線的位置,由相對於基準A的理論正確尺寸確定的,此位置度公差僅給定一個方向。(如圖4) 標注和解釋:每根刻線的中心線必須位於距離為公差值0.05,且相對於基準A所確定的理想位置對稱的諸兩平行直線之間。(如圖5)
現在我們以RJ45端子25-99450-022為例:
圖5屬於線的位置度,按照《GB/T13319-1991形狀和位置公差-位置度公差》來理解,被測要素為PIN1
0.4+0/-0.02的中心線,相對於基準X的理想位置為0.63,公差值t為0.15,但0.15必須以中心線對稱配置,如圖6解釋。其實圖5的標注存在爭議,被測要素是相對於基準的理想位置,圖5中毫無疑問X是基準,0.63是理想位置,但0.63+/-0.03有公差,就不存在理想位置的說法,這已經確定了被測要素PIN1中心線的位置,那麼再談正位度就失去了其意義。
2.3面的位置度:
現在我們以350-19001-08圖面為例:
被測要素0.90+/-0.05的中心線,即上排端子與下排端子之間的中心線。基準為4.55+0.05/-0.04的中心線。公差值0.08必須以被測要素對稱配置。我們以下面步驟來測量:取4.55-->取A值(上排端子面到4.55的中心)距離)-->取B值(下排端子面到4.55的中心距離)-->A-B或B-A的絕對值即為對稱度。但必須符合最大實體原則 ,當0.90+/-0.05為最大值0.95時對稱度為0.08,當0.90+/-0.05為最小值0.85時對稱度允許為0.18,被測要素輪廓尺寸與對稱度在最大實體原則時的關係如下表:
下面解釋最大實體要求(MMR): |
||||||||||||||||||||||||||||||||||||||||||||||||
【回上層目錄】 |